(速新聞記者 高云龍 通訊員 邵丹)6月7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我市已制定印發《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對污染防治工作再強化,從“堅決”向“深入”轉變,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好“江蘇生態大公園”。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在三年治污攻堅取得明顯成效基礎上進行的,實現更高目標的難度更大。《實施方案》明確,要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堅持源頭治理、綜合施策,堅持問題導向、科學精準,堅持改革引領、創新驅動,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更高標準保護藍天、碧水、凈土,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向往。
《實施方案》科學確定與現代化建設目標相適應的生態環境質量指標:到2025年,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PM2.5平均濃度達到32.6微克/立方米左右,地表水國省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達到90%以上,優良天數比率達到75%以上,生態質量指數達到5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3%以上,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顯增強,生態環境風險防控體系更加完備,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顯著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建成美麗中國示范市。
為確保目標必成,我市將更加注重源頭治理,強化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加快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碳達峰行動,持續推進產業綠色轉型升級,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對不符合要求的“兩高”項目,堅決停批停建;推進清潔生產和能源資源集約高效利用,強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以推進產業綠色轉型升級為例,我市持續推進化工行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構建本質安全、綠色高端的產業體系。推進印染行業結構調整、布局優化,提升印染行業綠色發展水平;加快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強化能耗、水耗、環保、安全和技術等標準約束;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產品和綠色供應鏈,到2025年,全市培育綠色工廠30家、綠色園區1個,形成10個左右綠色發展示范集群,構建10個左右綠色產業供應鏈,初步形成綠色發展示范帶動效應。
與此同時,在治污攻堅重點任務實施過程中,更加注重協同并進,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流域協同治理、源頭和過程協同施策、生態安全和環境風險協同管控、突出環境問題和群眾訴求協同化解,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凈土保衛戰、生態環境安全保衛戰、公眾環境權益保衛戰。
就加強突出環境問題和群眾訴求協同化解,深入打好群眾環境權益保衛戰來說,我市著力打好噪聲污染防治攻堅戰,到2025年,城市建成區全面實現功能區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夜間達標率達到85%以上;深化揚塵污染綜合治理,到2025年,城市建成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90%以上;推動餐飲行業綠色規范發展,到2025年,全市建成餐飲油煙治理“綠島”項目不少于2個;推動惡臭異味污染綜合治理,加強垃圾、污水集中式污染處理設施重點環節惡臭防治,建立化工園區“嗅辨+監測”異味溯源機制。
在此基礎上,更加注重能力建設,聚力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面強化生態環境法治保障,不斷完善生態環境經濟政策,完善資金投入機制,引導和鼓勵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生態環保領域,加快補齊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短板,提升生態環境執法監管效能,構建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監控體系,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科技支撐。
據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實施方案》要求,我市還將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監督考核、宣傳引導、隊伍建設,細化實化攻堅政策措施,分工協作、共同發力,督促各方充分履職盡責,推動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建設美麗中國示范市,為奮進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筑牢堅實的生態根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