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市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部署,4月份,市級7個督導組圍繞推動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落實,全面下沉一線督導,共組織召開各類座談會23場次,訪談各級領導干部49人次,實地檢查單位、企業39家次,發現各類問題隱患129條。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各地安全生產大檢查推進情況
從督導檢查情況看,各地、各部門及時召開安全生產大檢查動員部署和調度推進會,及時傳達全國、省、市關于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要求,迅速組織制定工作方案,扎實開展大檢查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動檢查人員11123人次,檢查各類生產經營單位7090家次,排查各類問題隱患6533處。注重風險隱患精準管控。宿豫區創新“三單一表”工作制度,構建行業包保“一名單”、安全隱患“兩清單”、動態督查“一張表”,建立動態安全生產數據庫,精準推動大檢查解決問題。蘇宿園區建立風險隱患分級分類臺賬,對46家工貿企業基礎信息進行匯編,為日常監管提供數據支撐。注重突出問題攻堅克難。宿城區緊盯人員密集的群租房,穩步推進群租房安全隱患集中整治“百日攻堅”行動,探索實施紅、黃、藍“三色管理法”,摸排梳理群租房722戶,排查各類安全隱患1038處,已推進整改789處。注重基礎支撐加固夯實。各地區將生命安全體驗館建設、消防站建設、道路交通安全提升工程等65個安全生產項目納入地方政府投資項目,累計安排財政資金14.28億元,全面夯實區域安全基礎。一季度共有62個項目按照工作計劃完成階段性任務,完成率達95.4%。
二、督導發現的突出問題
一是部分鄉鎮(街道)對安全生產重視程度不夠。比如,泗陽縣部分鄉鎮未按時制定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方案,組織安全生產大檢查動作遲緩;部分鄉鎮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套用企業應急救援預案,針對性不強;宿城區部分鄉鎮黨政領導對安全生產“15條”硬措施和安全生產大檢查“62項”重點檢查事項掌握不深刻、理解不透徹。
二是部分工業企業消防安全隱患較為突出。督導組實地檢查的39家單位中,存在消防安全隱患的有21家,占比為53.8%。主要有:消防設施設備配備不齊全,消防栓、消防水炮等消防設施設備老舊故障,違規占用堵塞消防通道,電線私拉亂接,配電間違規存放可燃物,違規使用泡沫夾心板搭建隔間等。
三是部分涉粉塵企業除塵防爆設施配備不到位。督導組實地檢查的7家涉粉塵企業均未落實定期粉塵清掃制度,車間內揚塵嚴重,其中5家企業除塵設施設備配置不全,存在較多安全隱患,如未按要求安裝自動噴淋裝置,除塵器水平管道未設置清灰口或觀察孔、未設置有效防雷擊設施、泄爆口朝向錯誤等。
四是部分企業特種設備使用管理不規范。檢查的5家特種設備使用企業均存在使用或管理不規范現象。如天然氣使用企業鍋爐進氣管道未設置快速切斷閥、放散管高度不符合要求,電動叉車違規存放在整理車間(產塵車間)內充電,叉車作業人員作業時未佩戴安全帶,吊車鋼絲繩出現斷股仍投入使用等。
五是部分企業安全風險辨識管控不到位。如有的企業對風險崗位未懸掛警示牌、安全警示標志或懸掛不規范。督導中發現6家企業現場無任何風險辨識告知卡或安全警示標志,2家鍋爐使用企業的壓力表無最高限壓標識、液位計無高低液位警示線;有的企業雖然對有限空間進行風險辨識并公示,但部分警示標語出現表述錯誤。
六是部分企業安全生產理念較淡薄。檢查發現部分企業安全教育培訓流于形式,未按規定要求對新入職員工開展崗前安全教育培訓,新員工對消防安全常識、安全操作規程知之甚少,如部分企業員工在登高作業時,不能按規定要求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帶,個別女工長發未盤入安全帽內。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要進一步落實工作責任。各地要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要求,嚴格落實領導責任和監管責任,對督導發現的問題隱患,屬地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要親自過問,推動問題隱患解決,實現閉環整改。要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加大安全教育培訓力度,強化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切實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
二要進一步明確工作重點。要聚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批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領導批示要求,迅速抓好貫徹落實,要突出圍繞年度重點工作和自建房屋等既有建筑安全隱患開展排查整治,縱深推進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
三要進一步強化問題整改。要針對自建房等既有建筑和城鎮燃氣、危險化學品、老舊市場、群租房等重點行業領域發現的問題隱患,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時限、責任到人,各地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強要適時組織開展“回頭看”,推動解決普通問題轉向解決難點問題、解決點上問題轉向解決面上問題。
宿遷市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
2022年5月12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