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宿遷市202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 ||
索引號 | 000000001/2025-00147 | 分類 | 政府信息公開年報 ??其他 ?? 報告 |
發布機構 | 宿遷市人民政府 | 發文日期 | |
文號 | 關鍵詞 | ||
文件下載 | 宿遷市202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doc | ||
時效 |
宿遷市202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宿遷市人民政府
(2025年3月7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現發布《宿遷市202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本報告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本報告的電子版可在宿遷市人民政府網(http://www.w396471.com)政府信息公開年報專欄下載。如對本報告有疑問,請與宿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聯系(地址:宿遷市宿城區南湖路1號,郵編:223800,電話:0527-84368216,電子郵箱:sqzfxxgk@163.com)。
一、總體情況
2024年,我市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務,秉持“優質公開”理念,以做好新時代政務公開工作為指引、以鞏固和擴大應用政府信息公開標準化國家級試點成果為抓手、以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需求為目標,不斷創新公開機制、拓展公開平臺、提升公開效能,助力“強富美高”新宿遷現代化建設。
(一)主動公開方面。堅持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全市各級機關通過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政府公報、政府信息公開查閱中心、政務公開專區等渠道,共向社會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4萬余條。一是更新完善3份目錄清單。全面梳理、條目式逐項細化完善主動公開事項目錄清單,在確保梳理不重復、事項無遺漏、公開標準統一的基礎上,對《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標準目錄》(2024版)、《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2024版)、《面向村(居)政務公開標準目錄》(2024版)3份清單進行了更新完善。二是推進重點領域主動公開“全覆蓋”。圍繞提振消費擴大投資、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實施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優化區域營商環境、一體建設可愛城市與和美鄉村、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等領域,扎實推進政府信息公開,不斷滿足公眾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公開需求。三是推動政策公開更好服務發展大局。圍繞生活垃圾分類、建筑業高質量發展、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小城市建設發展、知識產權強市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等重大政策的的出臺,開展征集調查19期,收到公眾意見75條,充分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把公眾的期盼、訴求融入政策之中。針對公眾關注度高、期盼度高、涉及度高、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性文件,開展通俗化、形象化、多元化解讀,讓公眾看得到、聽得懂、記得住。全年開展多元化政策簡明問答98期,其中,市級48期、宿豫區17期、沭陽縣15期、泗陽縣9期、泗洪縣7期、宿城區2期。
(二)依申請公開方面。嚴格依申請公開案件辦理登記、審核、辦理、答復、歸檔等各環節,做到事實查證清楚、依據適用正確、程序嚴謹規范、答復慎重穩妥,高質高效辦理好每一件依申請公開案件,有效保障公眾的合法權益。全市全年共收辦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案件3646件,同比增長1.05%,其中,予以公開1431件、部分公開471件、不予公開92件、無法提供941件、不予處理117件、作其他處理(含申請人主動撤回申請)469件、轉下年度辦理125件。一是推行“如我申請”辦案理念。辦案過程中積極主動了解申請人訴求,尋求解決辦法,推動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努力做到“辦結一件申請、解決一個問題、溫暖一顆民心”。二是積極探索“府院聯動”機制。聯合法院系統、行政復議機構圍繞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復議、訴訟案件中的復雜疑難等問題,從事實認定、信息審查、法律適用等方面進行研討,推動形成更加科學、精細、高效、嚴謹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案件辦理模式,進一步提升全市政府信息公開系統的案件辦理能力和案件辦理的規范化、精準化、法制化水平。三是開展依申請公開案卷互查活動。采取隨機抽取、交叉互評的方式,對答復文書格式要素是否正確齊全、證據檢索是否關聯閉環、法律適用是否準確恰當等進行相互評查,查找案件辦理存在的不足與問題,及時消除答復隱患,提升后續案件辦理的規范化、準確性。四是落實依申請公開案件備案。嚴格落實案件備案要求,對涉及政府信息公開的行政復議、行政訴訟2類案件,按月完成備案管理。全市全年備案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領域行政復議案件134件,行政訴訟案件57件。
(三)政府信息管理方面。一是嚴格政府信息公開屬性認定。對擬制定出臺的政策文件,嚴格履行公開屬性認定程序,做到文件擬發與公開屬性認定同步,堅持“先審后發”和“一事一審”,依法對擬公開的政策文件進行保密審查,防止泄露國家秘密、工作秘密和敏感信息,防范數據匯聚引發泄密風險,加強對個人隱私和商業秘密的保護。二是加強政府信息統一歸集。完善市政府門戶網站政策文件庫建設,共歸集政策文件10219件,其中,市級文件8140件,縣區級文件2079件。政策文件庫建設工作成功入選全省復制推廣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并獲省政府辦公廳通報表揚。三是探索推進公共企事業單信息公開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系統化推進教育、衛生健康、供水電氣熱、環境保護、公共交通等所有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標準化工作,明確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公共企事業單位各級主管部門或者機構在門戶網站設置公開專欄,充分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全面提升我市社會公共服務質效。
(四)公開平臺建設方面。一是強化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公開平臺作用。推進政府網站答問知識庫建設,入庫答問數據2100余條。以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建設為抓手,創新發展思路,持續發揮政府網站在信息發布、政策解讀、辦事服務、互動交流中的優勢作用,不斷提升政府網站公共服務能力,有效推動數字政府建設。市政府門戶網站總訪問次數達9540370次,訪客量3809505人次。嚴格落實新媒體賬號登記備案制度,規范賬號開設、變更、關停、注銷流程,加強風險排查、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等網絡安全管理工作,實現100%全覆蓋檢查,有效堵塞了公開安全漏洞。二是提升線下公開平臺作用。優化提升3個市級政府信息公開查閱中心、1個市級政務公開專區和縣(區)、鄉(鎮、街道)政務公開專區向公眾提供政府信息查閱服務的質效,不斷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公開需求。三是拓寬公開載體回應社會關切。利用“政在公開”網上新聞發布會、“1+X”新聞發布會、“在線訪談”、“12345民聲在線”、“政府開放日(周、月)”等渠道開展政民互動300余場次,主動、及時、全面、準確地發布權威政府信息,以多形式政民互動,聽民意、匯民智、解民憂、聚民心。市司法局創新政民互動形式,推出系列主題法治作品。通過官方公眾號開設《“法律明白人”說》專欄,以圖文和視頻的形式,結合群眾身邊的法律事例,圍繞講政策、弘法治、調糾紛、疏民困等內容,解答公眾日常法治問題和困惑,助推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圍營造。市公積金管理中心建立政民互動客服中心,設立9個公積金客服專席,隨時解答公眾通過網站、微信、微博、12329等平臺提出的問題。
(五)監督保障方面。一是落實“請進來+走出去”培訓機制。舉辦第七期“政府信息和政務公開”專題培訓班,課程設計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突出針對性和實操性,既有政策理論,又有現場教學,并通過典型案例,幫助學員拓寬眼界視野,解放思想,充分認識新形勢下推進政府信息和政務公開的重大意義。二是完善監督考核與社會評議。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基層減負的有關部署和安排,積極調整監督形式和考核內容,始終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實事求是以社會評議結果為根本遵循,順利完成年度考核工作。全年開展3次網上監測,編制監測分報告168份,編發工作通報2期。
(六)政府信息公開標準化建設方面。持續鞏固和擴大政府信息公開標準化國家級試點成果與基層政務公開、村(居)務公開一體化建設、標準化建制、規范化運行。通過“線上”“線下”齊發力,著力構建全方位、全流程、全鏈條的基層政務公開體系,不斷提升基層政務公開的質效。泗陽縣持續推進基層政務公開與村(居)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協同發展,通過設立標識清楚、方便實用的政務公開專區,探索創新公開模式,聚焦辦事群眾普遍存在的“不知曉”“不熟悉”“不會辦”等問題,匯編“辦事一本通”,及時準確公開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相關信息。宿豫區創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層社區標準化公開陣地,選取特色社區建設基層公開示范點,秉持“公開+服務”理念,以居務公開為主題打造綜合性線下查閱專區,整合線上線下政府信息資源,為社區居民提供一站式公開服務。宿城區依托鎮村檔案室和政務公開專區,開展基層政務公開與村務公開協同發展標準化試點。通過制定公開事項清單,規范公開村務信息;推行紙質信息電子化錄入,積累遠程查詢數據;加強信息檢索輔助、政策咨詢解釋和矛盾問題解決;賦予網格員政務公開聯絡員身份,提升服務質量。有效解決村(居)務信息易遺失、難保存及村民查閱信息不便等問題。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 第(一)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制發件數 |
本年廢止件數 |
現行有效件數 |
規章 |
2 |
1 |
12 |
行政規范性文件 |
50 |
227 |
420 |
第二十條 第(五)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許可 |
1573179 |
||
第二十條 第(六)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處罰 |
2676474 |
||
行政強制 |
29351 |
||
第二十條 第(八)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收費金額(單位:萬元) |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72701.2578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
商業企業 |
科研機構 |
社會 公益 組織 |
法律 服務 機構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3440 |
75 |
0 |
1 |
6 |
3 |
3525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118 |
3 |
0 |
0 |
0 |
0 |
121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1408 |
21 |
0 |
0 |
2 |
0 |
1431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462 |
9 |
0 |
0 |
0 |
0 |
471 |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2 |
0 |
0 |
0 |
0 |
0 |
2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
1 |
0 |
0 |
0 |
0 |
0 |
1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4 |
0 |
0 |
0 |
0 |
0 |
4 |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16 |
1 |
0 |
0 |
0 |
0 |
17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21 |
0 |
0 |
0 |
0 |
0 |
21 |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10 |
1 |
0 |
0 |
0 |
0 |
11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21 |
2 |
0 |
0 |
0 |
0 |
23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13 |
0 |
0 |
0 |
0 |
0 |
13 |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859 |
33 |
0 |
0 |
3 |
2 |
897 |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35 |
1 |
0 |
0 |
0 |
0 |
36 |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8 |
0 |
0 |
0 |
0 |
0 |
8 |
|||
(五)不予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86 |
1 |
0 |
0 |
0 |
0 |
87 |
||
2.重復申請 |
26 |
1 |
0 |
0 |
0 |
0 |
27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3 |
0 |
0 |
0 |
0 |
0 |
3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處理 |
1.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75 |
1 |
0 |
1 |
0 |
0 |
77 |
||
2.申請人逾期未按收費通知要求繳納費用、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38 |
0 |
0 |
0 |
0 |
0 |
38 |
|||
3.其他 |
352 |
2 |
0 |
0 |
0 |
0 |
354 |
|||
(七)總計 |
3440 |
73 |
0 |
1 |
5 |
2 |
3521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118 |
5 |
0 |
0 |
1 |
1 |
125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
結果 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 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
結果 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 計 |
結果 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 計 |
|||||
88 |
18 |
28 |
36 |
170 |
7 |
0 |
11 |
7 |
25 |
33 |
0 |
6 |
13 |
52 |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2024年,我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離上級要求、發展需求和公眾期望,還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一是政策解讀精準性、實效性需進一步加強;二是少數單位依申請公開辦理規范性需進一步提升;三是公開平臺協同聯動建設需進一步完善。針對上述問題,我市及時進行了針對性的改進。一是關注民生熱點,聚焦急難愁盼,依托大數據根據不同需求打造專題政策包,切實做到“企業和群眾點餐、政府配餐”,加強政策精準公開,助力惠民利企的政策精準直達快享。二是圍繞各地各部門在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復議、訴訟案件中遇到的復雜疑難問題,收集相關典型案例,結合事實認定、信息審查、爭議焦點、法律適用等方面,給出合理的法律建議,并整理匯編成冊,供全市公開系統學習交流。三是持續完善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各建管部門的常態化溝通機制,建立“線上+線下”溝通渠道,打造流轉順暢的工作閉環,實現公開平臺的資源共享和協同聯動,共同提升公開效果。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各級政府及其部門嚴格執行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有關要求,2024年有3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案件收取信息處理費2230元。其中,沭陽縣民政局1件,收取880元;泗洪縣人民政府辦公室1件,收取1080元;泗洪縣半城鎮人民政府1件,收取270元,收費標準均符合《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規定。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