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23年宿遷市政務新媒體工作要點的通知 | ||
索引號 | 014320291/2023-00233 | 分類 | 政府信息公開制度 ??電子政務 ?? 通知 |
發布機構 | 宿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發文日期 | |
文號 | 宿政辦發〔2023〕17號 | 關鍵詞 | |
文件下載 | |||
時效 | 有效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23年宿遷市政務新媒體工作要點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開發區、新區、園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現將《2023年宿遷市政務新媒體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宿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4月28日
2023年宿遷市政務新媒體工作要點
為做好全市政務新媒體工作,建設好“指尖上的網上政府”,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8〕123號)、《江蘇省政務新媒體規范發展指引》(蘇政辦函〔2021〕99號)、《市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政務新媒體管理工作的通知》(宿政辦發〔2021〕22號)等文件精神,結合工作實際情況, 制定本工作要點。
一、工作目標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嚴格落實網絡意識形態責任制,充分發揮政務新媒體受眾面廣、互動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特點,加大權威信息發布力度,傳播黨和政府聲音,做大做強正面宣傳,讓我市政務新媒體傳播力更強勁、引導力更有效、影響力更廣泛、公信力更深厚。2023年,全市政務新媒體要確保在國家、省、市政務新媒體抽查檢查合格率達100%,無“單項否決”或其他嚴重問題;政務新媒體運行安全穩定,無重大網絡輿情等安全事故。
二、重點任務
(一)規范管理方面
1. 規范開設。市政府工作部門,市各開發區、新區、園區管委會繼續做優做強頭部賬號,確保服務范圍和功能滿足企業群眾生產生活需要;三縣兩區人民政府根據國家和省相關文件要求,積極推動與企業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單位開設政務新媒體,年內確保新增2家以上;嚴禁各級行政單位以個人、企業、商會、協會等名義開設新媒體賬號。
2. 變更注銷關停。政務新媒體主辦單位管理人員發生變化,要報告主管單位,變更賬號認證主體并向社會公告,同時在全國政務新媒體信息報送系統中完善或變更有關信息;各地各部門不得為逃避監管變更主辦單位;主管單位要定期組織排查,對“空殼類”、“僵尸類”以及無力維護的政務新媒體予以關停注銷。
(二)功能建設方面
3. 政務公開。充分發揮政務新媒體新型平臺作用,及時公開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發布本地區本部門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項,公布重大項目、重點工程、民生實事項目進展情況,省政務新媒體主管單位推薦轉發的權威信息要應轉盡轉,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4. 政民互動。各地各部門結合工作實際,暢通互動渠道,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健全完善全面、權威、有效的咨詢問答庫,不斷提升答復效率和互動質量,實現有效問題“有問必答”;結合重大活動、重要節日及紀念日、主題日等設置議題,采用微聯動、微直播、隨手拍等多種形式,引導公眾依法有序參與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增強矩陣間互動效果,形成矩陣傳播聲勢。
(三)運維提升方面
5. 制作發布。各地各部門每周有適宜移動端傳播的新型形式原創類政務信息發布(數字化、圖表圖解、動漫、短視頻等)。稿件信息嚴格執行三級審核、先審后發工作機制,重點稿件要經主要負責人審定后發布。
6. 安全防護。加強日常監測,發現違法有害信息第一時間處理,發現重大輿情要按程序轉送相關部門辦理。強化用戶信息安全保護,不得違法違規獲取超過服務需求的個人信息,不得公開損害用戶權益的內容。及時處置假冒政務新媒體,對以虛假政府機構名義、冒用政府或部門名義開辦的,以及利用與政府及部門相同或相近的標識(名稱、徽標等)、內容及功能誤導公眾的非法政務新媒體,及時報告當地網信、公安等部門處置。
7. 升級改造。新上線自行開發建設的政務新媒體(移動客戶端等)應充分考慮特殊群體使用需求,降低后期改造成本。各地各部門自行開發建設的政務新媒體改造工作應符合國家標準《信息技術互聯網內容無障礙可訪問性技術要求與測試方法》(GB/ T37668-2019)。
三、保障措施
(一)責任落實。各地各部門按照“誰開設、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壓緊壓實責任。主辦單位選取代運維機構的,要加強審核把關,督促提高政治敏銳性,提升政策理解和把握能力,嚴禁代運維機構自編自發信息。各地各部門要健全完善包括日常管理、信息發布、留言辦理、應急處置等各項工作制度,確保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運行。
(二)學習培訓。市政府辦公室將組織政務新媒體工作人員開展專題培訓。各地各部門要定期組織業務研討,每年至少開展2課時的專題學習培訓,安排具體工作人員到市政府辦公室業務處室跟班學習,持續提升政務新媒體工作人員的信息編發能力、輿情研判能力、回應引導能力、應急處置能力。
(三)監督考核。市政府辦公室每月對全市政務新媒體運行情況進行抽查檢查,每季度對政務新媒體建設、監管等工作進行考核,抽查和考核工作落實情況公開通報,考評結果納入年度高質量發展考核內容。對先進單位和個人予以通報表揚,推廣工作經驗;對工作不力造成重大影響的單位將嚴肅追責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