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聞記者 紀雅囡)因水而興,因酒聞名。復雜的水文地質條件使宿遷擁有豐富優質的地下水資源,深層地下水水質較好,且富含微量元素,孕育出了全國著名的釀酒產業與白酒品牌。
地下水作為釀酒的必要原材料,其治理與保護直接關系到白酒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然而洋河等酒產區地下水一度嚴重超采,境內眾多酒企地下水取用受到嚴格限制,成為不可避免的現實難題。
近年來,宿遷深入推進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以剛性約束、動態監管、規范管理和改革創新為抓手,不斷強化地下水管理,保護改善生態環境,科學有序系統推進地下水超采治理,為“中國酒都”高質量發展注入“地下水”動力。
2020年12月,市洋河新區達成全國首例地下水取水權交易。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采取提優措施節約地下水資源約20萬立方米,由市洋河新區國有水權公司宿遷德源水務有限公司回購,其中5萬立方米用于地下水回補,其余15萬立方米分配給轄區內43家小酒企使用。這一交易不僅解決了洋河酒企的取用水難題,還為全國地下水管理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徑。
地下水水權交易改革,對于各方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對用水企業來說,地下水取水權交易使其獲得了地下水取用指標,地下水取水難題迎刃而解。通過這項改革,用水企業可以在合法取水量范圍內,以市場化手段調劑地下水資源,實現互通“水脈”,互利共贏。
對地區發展來說,一方面,采取“長期意向、短期協議”的水權交易方式,相關部門通過簽訂長期交易意向書保證酒企取用水穩定同步,嚴格進行水權交易受讓方篩選,規范交易程序,落實以水定產要求,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產業布局與地下水資源承載能力相均衡。
另一方面,政府回購水權,均衡使用節約收儲的地下水,不僅用于保障酒企用水,還考慮到生態用水需求,用于開展地下水回補,可有效增加地下水資源量,抬升地下水水位,提高地下水資源長期儲量和季節性調配能力,使水資源的價值由低變高。2021年第四季度,洋河地下水水位較上年度同期回升1.87米,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得以相輔相成。
地下水水權交易改革推動了宿遷地下水保護工作取得新突破。此外,宿遷編制完成《宿遷市地下水保護與利用規劃》,建立地下水位動態跟蹤和預警機制,從去年開始在酒產區編制地下水位監測月報6期、周報32期,對地下水位異常地區及時通報、會商,及時采取有效措施。
同時,開展酒產區地下水資源水行政執法專項行動,排查梳理企業52家,發現非法地下井57眼,送達責停通知書24份,立案查處11起,封填地下深水井7眼,罰繳水資源費43萬元,并按照省規范化建設標準開展58眼酒企地下水井工程規范化建設。
今年1月1日起,宿遷正式施行《宿遷市洋河雙溝酒產區地下水保護條例》,確定酒產區保護區范圍和地下水水量、水位以及管理等方面管控指標,界定法律責任,進一步推動超采區綜合治理,為保護洋河、雙溝酒產區地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生態安全,做大做優做強宿遷酒產業、建設“中國酒都”提供有力保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