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宿豫區通過專班化運作、項目化運行、預警化研判,推動城市公共空間治理進入2.0時代。在全市一季度城市公共空間治理考核中,以98分成績位列全市第一。
一是堅持專班化運作,完善組織架構。圍繞“共有、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積極推動多元主體廣泛參與,集中城管、住建、資規、屬地街道等單位相關人員,構建“一辦五組六班”組織領導架構。一辦,即實體化辦公室,區政府分管領導為主任;五組,即綜合事務組、宣傳報道組、規劃方案組、推進實施組、督查考核組;六班,即管線管網專班、道路綠化專班、地面設施專班、立面容貌專班、環境衛生專班、交通秩序專班。
二是堅持項目化管理,創新治理機制。深入實施“項目整治”+“項目建設”雙輪驅動戰略,推進城市公共空間治理全面升級。按照“治理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責任節點化、節點清單號”原則編制了一系列點線面相融合的治理方案。制定強弱電管線整治(城市空間“蜘蛛網”清零行動)、主次干道撤桶定時定點垃圾分類收集(城市空間“垃圾桶”清零行動)等提升工程,著力構建宿豫區2022年公共空間治理“66100”項目體系。目前,已排定建設項目55項,整治項目45項。
三是堅持預警化研判,壓實工作責任。創新設立項目推進“紅黃綠”三色預警晾曬臺,對項目建設進度超前或達到序時進度的“亮綠燈”,對項目建設進度即將滯后的“亮黃燈”,對項目建設進度嚴重滯后的“亮紅燈”,讓項目建設進度一目了然,以此壓實項目建設責任,傳遞項目建設壓力,激發項目建設激情,為治理項目提質增速注入動力。1-5月份,已對1個項目“亮紅燈”、9個項目“亮黃燈”,約談相關責任人12人次。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