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沭陽縣大力推進法治鄉村建設與數字鄉村建設深度融合,以公共法律服務數字化、智能化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不斷提升群眾獲取基本公共法律服務的可及率、有效性和便利性。
“一個”數字平臺,讓群眾所問“有所回”。致力提升農村數字化法治應用水平,搭建數字鄉村綜治管理平臺,研發以手機端、電視端、電腦端、可視化數據大屏為主要內容的“三端一屏”法治鄉村公共法律服務板塊。在16個鄉鎮開通法律服務線上服務板塊,手機APP板塊內含十項法律服務內容,群眾可實現在線找律師、找法律顧問,并可直接在手機端提出具體法律問題,后臺專業人員在24小時內予以回復。同時與江蘇有線合作,在有線電視平臺開設法治專欄,下設法律咨詢、法律援助、法律課堂、法治動態、行政復議、司法鑒定等項目,采用數字化驅動管理,讓群眾在家中就能獲得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增強人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今年以來,通過線上瀏覽法律服務信息者達3萬余人次,法律咨詢1000余次,實現法律咨詢“馬上辦”、法律服務指引“線上看”。
“兩項”特色服務,讓群眾所需“有所解”。開設“線上法治直播間”。充分結合當前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變化,借助青年創客直播間,組建“線上法律宣傳隊”,每月在直播間進行法律知識宣講,可同步在江蘇有線電視端、手機端實時收看,直播期間群眾有相關法律問題,可直接在公屏上留言,提升法律宣傳的線上互動性。今年以來已經開展線上直播法律宣傳10余場次,參與直播觀看群眾5000余人,現場解答留言問題700余條,視頻播放量共計1萬余次。創新推出“碼上辦結”法律服務。顏集鎮堰下村創新采用一戶一碼信息服務,將所有家庭戶信息形成二維碼,可以實現涉法訴求“一碼通辦”,農戶辦理信息一目了然。法律顧問可以通過“一戶一碼”實現個性化服務提供,例如每季度通過指揮中心及手機端為不同農戶在線提供多種法律服務,做好合同履行、勞資糾紛、產權保護等領域的問題解答。今年以來,已在線上回應訴求200余次,對該村小微企業線上法律體檢60余次,為村重大事項提供法律建議30條,實現了法律服務辦理“不出村”、訴求回應百分百。
“三條”辦理渠道,讓群眾所求“有所辦”。全面推進“線下窗口辦、線上網絡辦、移動掌上辦”實現全面融合,以數字賦能簡便化辦理流程。在全縣11個鄉鎮(街道)設立遠程視頻公證服務點,安裝遠程視頻公證系統,申請人進入遠程視頻客戶端,進而與公證員通過遠程視頻連線、無障礙交流,并借助電子簽名技術完成申請、受理、詢問、審核、簽署法律文書等辦證程序,讓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到了“家門口的法律服務”。今年以來,辦理遠程公證業務15件,較去年大幅增加。公共法律服務智能自助終端機布設在鄉鎮(街道)級實現全覆蓋,村(社區)覆蓋率大幅提高,初步實現線上線下智能化網絡聯通。今年以來,各類智能化法律服務渠道終端月均查詢服務點擊量達5000余次,法律咨詢答復500余次。積極開展法律援助“最多跑一次”,一方面精簡審批環節,擴大免困難證明的事項范圍,另一方面提高審批效率,實行容缺受理、全城通辦、快速送達,在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投放電子觸摸屏等服務終端,群眾可通過12348法律服務網、公共法律服務網等在線渠道申請,實現“群眾少跑腿”。(趙桂珍)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