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路名片】通海路,道路編號CX75321302,起于宿黃線,路線向西延伸穿越朱海康養旅游度假區,終于324省道,路線全長約5公里,行政等級為村道,采用三級公路標準建設,沿線標志標線規范、標準,同時采用三色旅游標線。2023年,獲評市級“美麗農村路”樣板路。
春暖花開,就該面朝大海。
宿城區王官集鎮,位處腹地,“四海”不靠。
但是,5月份以來,不少游客前來“趕海”。
“海”夢田園
游客趕的是“朱海”!準確地說,是朱海康養旅游度假區。
“今年‘五一’假期,我們的房車營地提前半個月就訂滿了,連我們剛推出的民宿項目也被預約一空。”朱海康養旅游度假區海夢田房車營地負責人陸婕高興地說。
自今年春節前海夢田房車營地一期投入運營以來,每逢節假日,營地的房車基本滿負荷運轉,即使在春節期間,房車營地的入住率也高達80%。
就在距離營地500米外,朱海水庫波光粼粼、水鳥飛舞、水天一色、煙波扶翠。
朱海水庫就是朱海康養旅游度假區的中心。朱海水庫原是黃河故道的分洪區之一,占地5150畝,其中水域面積3600畝。但是,此前朱海水庫被分割成多個魚塘,造成水體污染,淤泥阻塞。2019年底,宿遷啟動朱海·牛角淹生態旅游及水環境修復工程,退“養”變“賞”。
“我們公司就是看中了這里的生態特色才決定投資的。”陸婕說,宿遷市潤民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不僅投資了房車營地,打造了朱海休閑運動小鎮,還開發了朱海人家民宿和云海鄉居新型民宿項目。
“我們的通海路是專門為這個項目修建的!”宿城區交通運輸局綜合計劃科科員張琳說。
一路“通海”
有人說,海是路的起點。
通海路,通的就是“朱海”,朱海康養旅游度假區。
“農村公路+旅游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富民之路。通海路的提升改造就是為了滿足朱海康養旅游度假區建設發展需要。當然,它也優化了王官集鎮交通路網。”張琳說。
2023年,宿城區投入5000萬元,啟動通海路改造,全線采用三級公路標準建設,因地制宜設置文化墻、宣傳欄、景觀小品等,融入特色旅游、地理歷史人文特色、鄉土風情等主題,就連指示標牌、路名牌、村口標識、導覽圖等都體現地方特色,與沿線風光充分融合。
從坑坑洼洼的“水泥路”變身“漁”樂田園風景線,這變化讓沿線的尹黃村和朱海村的村民都忍不住嘖嘖稱贊。
“這條路原來又顛又窄,路上可謂是一個窟窿連著一個窟窿,現在又寬又平整。”尹黃村九組村民仝京太說,“原來我們都是去朱海街趕集,現在路修好了,可以到王官集鎮趕大集了。”
“別說到王官集鎮,現在咱們去宿遷也就是坐個公交車的事。”尹黃村三組村民朱端正說。他家就住在朱海人家小區,白墻青瓦,通海路就從門前經過。
康莊大“道”
農路建設與特色鄉村旅游、產業觀光旅游、自然景觀觀光旅游融合發展,是鄉鎮振興的一條大道。
依托朱海水庫,宿城區高標準打造朱海康養旅游度假區,以“水美朱海漁樂田園”為主題,主打康養度假、漁樂美食、農事體驗、會議研學四大業態,建設16個特色景點、16個休閑康養項目,致力打造“長三角和淮海經濟區漁樂休閑、康養度假目的地”。
中國朱海垂釣文化季暨沃鼎杯百萬大魚挑戰賽開賽,來自全國各地的1000余名釣魚達人同臺競技,角逐百萬大獎。
2023水美朱海九九重陽龍舟邀請賽上,來自長三角地區的37支龍舟隊伍,近千名選手在朱海揮槳逐浪。
……
朱海康養旅游度假區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游客在此體驗慢生活,生態優勢逐漸轉化為發展優勢,今年以來營收已經在50萬元左右。
通海路作為朱海康養旅游度假區景區道路,也成為宿城區西片區最美旅游線路之一。
不僅如此,通海路還開啟了更多的發展之道。
在通海路旁,1300余畝連綿的西瓜大棚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現在我們的西瓜銷往上海、浙江等地。”尹黃村黨支部書記陳勇表示,通過通海路,這些西瓜能夠及時運往外地。
同樣,當地特色農產品——朱海貢米,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曾經因為交通不便,優質的朱海貢米難以“走出去”,而現在,大米可以快速運送到各地,品牌逐漸打響,擴大種植規模已經板上釘釘。
“我們還單獨招商引來了水上游樂場項目,投資8000多萬元,六七月份就開門營業了。”陳勇喜笑顏開。都說要想富先修路,他是真實感受到了,這通海路一通,不僅村集體收入翻番,而且旅游等特色產業的崛起帶動了許多當地老百姓在“家門口”就業。(沈省 王一群 王帥甫 馮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