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關于市政協六屆三次會議第244號提案的答復 | ||
索引號 | 01431983X/2024-00292 | 分類 | 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 ??旅游、服務業 ?? 其他 |
發布機構 | 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 發文日期 | |
文號 | 宿文廣旅案字〔2024〕53號 | 關鍵詞 | |
文件下載 | |||
時效 |
關于市政協六屆三次會議第244號提案的答復
民進界別:
您提出的《關于提升我市旅游項目質效的建議》收悉,現將辦理情況和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非常感謝您對我市旅游工作的關心,您的提案站位高、立意新,對旅游項目建設中存在問題分析到位,具體建議對促進我市文旅項目建設提質增效具有較強的指導性。我局收到提案后,主要領導高度重視,明確一名分管領導牽頭,組織召開提案辦理工作會商會,市重點辦、市文旅集團以及局相關處室負責人參加了會議,就提案內容進行深入研究,最終形成統一回復意見。提案提出的4條建議,我們全部采納,將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條落實好。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旅產業發展,聚焦重點項目打造,提升現有景區業態,增強市民游客體驗感,推動文旅市場復蘇,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皂河龍運城、新盛街、駱馬湖歡樂水世界、牛角村季高MOMO樂園、沐晨太空艙營地等精品文旅項目建成運營,文旅產品體系進一步豐富。2024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國內外游客2457.25萬人次,同比增長39.97%。全年旅游收入257.5億元,同比增長37.71%。央視《新聞直播間》報道,宿遷在全國“五一”最受歡迎的小眾旅游目的地中位列第7名,酒店和票務預訂同比增長147%。
一、推動旅游項目建設情況
1.強化規劃引領,推動重點資源有序開發。一是立足旅游產業變革趨勢和宿遷旅游業發展實際,編制完成了《宿遷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中心城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宿遷“中國酒都”酒文化旅游規劃》《宿遷市黃河故道生態富民廊道文旅專項規劃》等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作為指導區域內重點旅游資源開發的綱領性文件,科學布局我市旅游業發展新格局。按照“醉美湖灣”建設總體要求,堅持“系統集成、連片開發”理念,以國家5A級旅游景區洪澤湖濕地景區為龍頭引領,積極整合環洪澤湖沿線自然、文化、鄉村等優質資源,啟動《“醉美湖灣”文旅專項規劃》編制,用于指導洪澤湖片區旅游資源整體有序開發。二是根據文化和旅游部新修訂的《旅游度假區等級劃分》國家標準,開展《駱馬湖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高質量發展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引導駱馬湖旅游度假區對照新標準,盤活現有閑置項目、引導現有項目提檔升級,招引符合度假區發展方向的新項目,推動度假區文旅高質量發展。
2.加強統籌謀劃,推動項目科學轉化。完成《宿遷市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立法,為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提供法治保障。完成大運河“兩線”劃定,在嚴格保護的前提下,推動皂河龍運城、新盛街、朱海休閑運動小鎮、運河灣公園等重點項目建設。全市共建成或在建大運河沿線文旅融合項目56個,累計投資166.2億元,涵蓋文化遺存、生態休閑、旅游康養等多種類型,大運河沿線文旅項目呈現串珠成鏈的精彩格局。在新盛街片區改造過程中,邀請東南大學李新建教授和原宿城區博物館館長,對新盛街項目內的歷史文化資源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在廣泛調研基礎上進行了多輪概規設計,為打造宿遷歷史記憶承載區、城市中央休閑區、文化旅游新名片提供幫助和支持。今年,我局又牽頭開展了黃河故道水上游線策劃開發前期論證工作。針對游船通行線路、周邊景觀資源、運營模式及成本等問題,組織水上游策劃專家和船舶公司專業人員,對黃河故道水上游線開展了實地調研和座談論證,為黃河故道水上游線開發提出專業指導意見,避免后期實施過程中少走彎路。
3.加強梳理排查,推動項目儲備更充實。一是建立市級文旅項目庫。按照“謀劃一批、儲備一批、轉化一批”梯次推進格局,建立全市文旅項目庫和全市文旅招商項目庫。截至目前,全市在建文旅項目37個,文旅項目計劃總投資為135億元。二是打造重點文旅項目。組織企業申報省重點文旅項目。今年朱海休閑運動小鎮、袁家村·宿遷印象、宿豫運河灣動植園等3個項目入選2024年度省重點文旅項目。對納入重點項目庫項目,明確由屬地文旅部門安排專人及時跟進、主動服務、靠前發力,推動項目落地更順、建設更快,贏在“起跑線”上。三是加大項目招引力度。9個項目入選全市文旅招商項目庫,參與2024宿遷鄉賢濟南驛站成立暨農業文旅產業項目招商會、2024宿遷鄉賢杭州驛站年會暨招商會等招商活動,宣傳推介文旅招商項目,鼓勵和支持各類社會資本參與文化旅游產業開發。年內新增超10億元文旅項目1個,億元項目2個。
4.加強幫辦服務,推動項目加快進度。一是成立協調議事機構。在重點文旅項目建設推進過程中,成立協調議事機構,推進市直部門之間加強溝通與合作。如在皂河龍運城建設過程中,市政府成立“大運河皂河古鎮建設保護指揮部”,由市長任總指揮,相關市領導任副總指揮,建立既分工負責又密切配合的工作機制,及時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各項問題。二是推動項目聯合審批服務。協調議事機構定期召開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會,及時掌握項目前期手續辦理情況,對有滯后風險項目進行預警,并梳理出重點項目需要部門聯動協調解決事項,協調市發改委、資規局、生態環境局等部門,在項目立項、用地審批、圖紙審查等各個環節提供優質快捷服務,確保項目能夠早日開工建設。項目推進中,邀請發改、住建、生態環境、資規、城管等部門定期召開會辦會,對于項目工程建設問題,會上交辦責任單位,現場解決。對于現場解決不了的問題,形成交辦單,責令相關單位限期完成,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提高部門之間協同水平,最大程度推進項目建成落地。三是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支持。市文廣旅局緊盯國家政策走向,從省、市重點文旅項目庫中精心篩選一批打基礎、增后勁、利長遠的好項目,幫助爭取國家、省、市資金支持。2023年,共幫助8個文旅項目爭取省級文旅產業引導資金865萬元,資金總量位居全省第二。今年聯合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對全市現代旅游業投資前三名的企業進行獎補。四是強化項目資金管理。自2019年9月起,市重點辦開始對市級統一組織實施,建設資金需要市、區共同承擔的中心城市重點工程項目資金進行專款專戶管理。由市重點辦出臺資金管理相關制度,對項目資金進行分項目、分區、分年度核算管理。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1.完善重點規劃編制,指導文旅資源開發。切實做好《宿遷市“十五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提前謀劃工作,加強調研,根據各縣區歷史、文化、生態等資源,挖掘特色,差異化謀劃近期、中期、遠期文旅項目。完成《“醉美湖灣”文旅專項規劃》編制工作,逐步推動《規劃》落地實施,促進洪澤湖沿線兩縣一區10個鎮文旅融合發展,打造“醉美湖灣”旅游品牌。探索洪澤湖資源整體開發利用,加強與周邊城市協作聯動,擴大景區半徑,豐富玩法業態。圍繞《宿遷市黃河故道生態富民廊道文化旅游專項規劃》確定的“一廊、兩核、十二景、二十村”總體布局,繼續推動故道沿線重點文旅項目建設。加快黃河故道水游項目調研論證,打造具有宿遷特色的水游、夜游產品,擦亮“水潤之城”名片。
2.鼓勵跨界創新,優化產品供給結構。研究文旅市場需求變化,積極探索新型旅游業態,繼續推動旅游產品更新迭代,大力開發細分市場,全面提升宿遷旅游市場競爭力。推動宿遷森迪野生動物世界、朱海康養旅游度假區等重點文旅項目加快建設,豐富文旅產品體系。開發一批宿遷特色旅游文創產品,提升文創產品市場化水平。積極招引“泛文旅”項目,以運動、垂釣、自駕、棋牌、博物研學等細分領域為切入點,拓展一批“小而美”“小而精”的特色文旅品牌活動。通過以點帶面、以小聚大,帶動城市旅游業整體提升。開展酒文化線路調研,打造酒文化特色旅游產品。
3.挖掘和彰顯特色,提升項目品質。文旅項目的品質是吸引游客的關鍵,只有提供高品質的服務和體驗,才能滿足游客的需求,提高游客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堅持因地制宜、“一景一策”,通過更多的“微改造、精提升”,引進扶持更多新項目新玩法,提高現有景區的游玩密度,提升景區吸引力。下一步將指導三臺山積極發展“林下經濟”,研究引進“木育森林”、“花市”等項目。圍繞景區度假核心功能,進一步提升酒店產品功能,加快海棠灣餐廳改造以及曬米臺多功能會議室建設,拓展會務市場。指導項王故里持續深挖景區文化內涵。圍繞西楚文化、非遺文化、祈福文化等持續開展演藝編創。進一步完善景區配套,大力發展文化創意、數字文化和智慧旅游等業態,計劃推出云娛樂、云展覽、云旅游等文旅新場景,打造云端魅力西楚。
4.加強全程監管,保證項目質量。一是指導項目建設主體完成內部管理體系搭建,實施內部監管。在招標采購管理、資金支付管理、工程建設管理等方面制定和完善各項制度,明確招標采購、資金支付、竣工驗收等工作流程,保障項目依法全程規范推進。二是加大項目調度力度,及時更新項目信息,掌握重點項目進展情況。依托2020年市重點辦、市代建辦、市審計局、市財政局共同開發的宿遷市政府投資工程監管系統,全環節、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監管政府投資旅游項目。對于正在辦理前期手續項目,督促項目主體每周五通過系統填報前期手續辦理情況;對已經開工項目,督促項目建設主體每個月25日通過系統上報項目進展情況。三是嚴格落實“日巡查、月通報、季考核”等工作機制。聯合市重點辦建立由上及下、層層壓實責任落實體系,對列入中心城市建設重點工程的旅游項目,每個季度對項目進展情況進行考核,堅持日常考核與年終考相結合,將每季度考核情況作為日常考核重要依據,建立導向明確的項目推進考核體系,形成激勵先進、督促后進的良好氛圍。
宿遷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2024年9月3日
聯 系 人:朱月明
聯系電話:0527-84353871,15996787616
抄 送:市政府辦公室 市人大人代聯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