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宿遷市2020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 | ||
索引號 | 00000001/2020-00001 | 分類 | 信息公開制度 ??其他 ?? 通知 |
發布機構 | 宿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發文日期 | |
文號 | 宿政辦發〔2020〕41號 | 關鍵詞 | |
文件下載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宿遷市2020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 | ||
時效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宿遷市2020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開發區、新區、園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宿遷市2020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宿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8月17日
(此件公開發布)
宿遷市2020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戰決勝之年,也是攻堅克難的拼搏之年。全市政務公開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政務公開的部署要求,緊緊圍繞黨和政府中心工作及企業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準確執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為抓手,以公開促落實、促規范、促服務、促廉潔,推動“六穩”“六保”落地落實,以高質量公開助力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一、持續推進用權公開透明
(一)全面公開權力配置信息。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根據法律、法規、規章修訂情況,及時更新完善權責清單并按要求向社會公開,編制發布市和縣、區(含功能區,下同)層面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清單,著力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商事制度改革、不動產登記辦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減證便民行動等方面公開。各級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要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公開工作職能、機構設置等信息,在此基礎上組織編寫本級政府(管委會)行政機關機構職能目錄并向社會公開,全面展現政府(管委會)機構權力配置情況。
(二)提高市場監管透明度和政務服務便利度。重點圍繞“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向市場主體全面公開市場監管規則和標準。鼓勵探索制定具有宿遷特色、簡明易行的地方監管規則和標準體系,更好的服務市場主體。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窗口服務,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加精準、便捷的政策咨詢。按照“誰執法誰公示”原則,嚴格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向社會公開行政執法職責、依據、標準、程序、結果、監督途徑等信息,實現執法進度信息實時查詢。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常態化。做好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危險化學品等重點行業風險預警信息發布,明確預警發布程序、規范預警發布內容。推進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標準化建設工作,規范辦事指南基礎信息,實施辦事材料標準化工作。推進辦事服務全過程精準公開,全面優化辦事流程,通過互聯網等技術手段讓辦事人動態掌握辦事進展,最大限度實現網絡化、透明化辦事。加強“一件事”、“一類事”等綜合辦事信息公開,進一步提升辦事便利度。
(三)推進公開權力運行過程信息。構建完善基層行政決策公眾參與機制,凡是涉及公眾權益的重大行政決策,都應以適當方式聽取利益相關方和公眾意見。各縣、區和鄉鎮(街道)對照市政府辦公室編發的《26個試點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匯編》,結合本級政府(管委會)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年底前編制完成本級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各縣、區政府(管委會)要加強統籌協調,督促指導鄉鎮(街道)及相關縣、區級行政機關組織實施好標準目錄編制工作。市有關部門要加強與省有關部門對接,同時加大對相關縣、區級行政機關指導推進力度,及時總結推廣有益經驗成果。圍繞權力運行全過程、政務服務全過程,進一步加強基層政府(管委會)政務公開工作機制、公開平臺和公開隊伍建設。各地政務(行政)服務中心要按照“便民化、智能化、人性化、一體化、標準化”要求,進一步豐富完善政務公開體驗區功能,進一步優化公眾的“政務公開體驗”。各地各部門要按照全市政府信息公開標準化建設國家級試點項目推進會要求,加快推進政府信息公開標準化建設,確保順利通過國家級標準化試點評審和驗收。
(四)加強政府信息管理。市司法行政工作主管部門要在12月20日前集中統一對外公開現行有效的市政府規章和市政府規范性文件,并提供在線查閱、檢索、下載等服務。各級行政機關要系統梳理本機關制發的現行有效的規范性文件,集中統一對外公開并健全立改廢機制,實行動態更新,并通過政府門戶網站主動公開失效文件清單,方便公眾查詢。各級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要加強統籌指導,逐步整理形成本級政府(管委會)和本系統制度文件匯編并集中統一對外公開。
二、切實加強公共衛生信息公開
(一)及時準確發布疫情信息。常態化做好疫情信息發布工作,依法依規做到及時、準確、公開、透明,讓公眾實時了解最新疫情動態和應對處置工作進展。要融合各類信息發布渠道,有效運用新聞發布會、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和各類新聞媒體以及設立咨詢專窗、信息專欄、熱線專席等方式,全方位精準公開各行業領域積極應對疫情影響的政策措施,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要密切關注涉及疫情和企業復工復產的輿情動態,做到快速反應、及時回應。進一步加強應急預案法定公開,認真總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信息公開經驗,切實增強公共突發事件信息公開能力和水平。加大公共衛生知識日常普及力度,通過科普作品、動漫視頻等形式加強宣傳推廣,提高公眾對傳染病防治意識和應對能力。
(二)嚴格依法保護各項法定權利。妥善辦理涉及公共衛生事件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除公開后將損害公共利益、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等法定禁止公開情形外,最大限度向申請人提供相關信息,更好滿足公眾知情權,維護政府公信力。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對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收集的個人信息,要嚴格落實個人信息保護有關規定,采取有效措施保管并妥善處理。
三、不斷深化政策解讀和回應關切
(一)深入解讀重要政策。重點圍繞“六穩”“六保”,按照中央、省、市有關部署要求,切實加大政策發布解讀力度,全面闡釋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各項政策舉措及其效果,實時發布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等政策措施信息。緊緊圍繞穩企業保就業、增強發展新動能、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確保實現脫貧攻堅目標、穩住外資外貿基本盤、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要部署,解讀好相關政策措施、執行情況和工作成效。尤其要加大紓困和激發市場活力規模性政策的公開力度,確保政策資金流向、使用公開透明,讓政策資金直達縣、區基層、直接惠企利民。
(二)提高政策發布解讀針對性精準性。按照“誰起草誰解讀”原則,切實提升政策發布質量,做到政策性文件與解讀方案、解讀材料同步組織、同步審簽、同步部署,確保政策內涵透明、信號清晰,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履行好信息發布、權威定調、自覺把關等職責,帶頭解讀政策,主動引導預期,確保各項政策尤其是減稅降費等經濟政策在實際執行環節不遺漏、不走樣,真正及時惠及市場主體。進一步規范政策簡明問答工作機制,把企業群眾最關心的政策信息從文件中提煉出來,進行形象化、通俗化、多元化解讀,讓企業群眾看得到、聽得懂、易獲取、有實用,增強解讀便民性和實際效果。
(三)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密切關注生態環境、脫貧攻堅、公共衛生、就學就醫、安全生產、防災減災、食品藥品、市場監管、社會保障、社會治安、房地產市場等相關輿情熱點問題和企業群眾關注關切的堵點痛點,加強輿情監測、研判、回應,有關地方和部門主要負責人要主動發聲,第一時間回應企業群眾政策“問號”,及時解疑釋惑,以權威信息引導輿情、化解矛盾。完善與宣傳、網信等相關部門重大政務輿情信息共享、協同聯動、快速反應機制。
四、著力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化規范化
(一)強化制度執行。嚴格落實新修訂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有關主動公開的新規定新要求,年底前各級政府(管委會)及其部門要將法定主動公開內容全部公開到位,提升主動公開實效。以完善內部制度為抓手,嚴格規范依申請公開程序和答復文書格式,準確適用依申請公開各項規定,從嚴把握不予公開范圍,對法定不予公開條款堅持最小化適用原則,全面提升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辦理工作質量,依法保障公眾合理信息需求。
(二)夯實平臺支撐。繼續做好政府網站集約化工作,推進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的信息數據、服務、應用互融互通,提升大數據分析能力、輔助決策能力,強化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安全防護,2020年底前市政府門戶網站“網上宿遷”實現支持互聯網協議第6版。嚴格落實《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規范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辦公開辦函﹝2019﹞61號)部署,按照“統一名稱(“政府信息公開”)、統一格式、統一規范”要求,切實優化政府信息公開平臺設置。按照“一個單位在同一平臺只開設一個政務新媒體賬號”原則,進一步規范政務新媒體管理,加強常態化監管,創新監管方式,不斷強化政務新媒體信息發布、傳播、互動、查詢、辦事服務等功能,推動更多優質政務信息和服務資源向移動端集聚,實現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深化政務新媒體在線互動啄木鳥行動,推動地區、條線政務新媒體矩陣建設,加快打造一批閱讀量、點擊量超百萬的旗艦政務新媒體,不斷提升我市政務新媒體傳播力引導力。
(三)完善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制度。積極探索,研究推進教育、養老、文化、體育、衛生健康、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環境保護、公共交通等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推動辦事服務全過程公開透明,助力監管效能提升。
五、嚴格強化政務公開工作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級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要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及時研究解決政務公開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各級政府(管委會)和部門要依法確定一名負責同志,履行本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領導職責,納入工作分工向社會公開,并報同級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備案。
(二)強化機構隊伍建設。各級行政機關要嚴格落實新修訂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要求,明確辦公室(綜合處)為本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并配齊配強工作力量。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市湖濱新區、蘇宿工業園區、市洋河新區要在黨政辦(辦公室)內設置政務公開工作機構,充實專職工作人員,強化責任擔當,全面依法履職,加強指導監督。
(三)強化培訓工作。要把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作為落實領導干部學法制度的重要內容,并列入公務員初任培訓必修課程,穩步提升政府工作人員的政務公開意識和能力。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要切實強化培訓工作,增強培訓計劃性、針對性、系統性,科學設置培訓課程,注重培訓實效。
(四)強化考核評估。各級政府(管委會)要認真梳理本級政府(管委會)績效考核體系中政務公開各項指標,合理設置考核權重,并根據新形勢新要求予以調整完善。鼓勵探索創新,政務公開工作創新情況納入全市政務公開工作考核指標體系。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社會評議機制,定期對政務公開工作成效和群眾滿意度等開展專項評議。優化完善第三方評估,提高靶向性,及時發現問題、督促整改,逐一落實,通過第三方的獨立性、專業性、權威性,扎實推進全市政務公開工作深入開展。
各地各部門貫徹落實本要點的主要情況,要納入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予以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抄送:市委各部委辦,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市政協辦公室,市監委,
市法院,市檢察院,宿遷軍分區。
宿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8月18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