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城郊微度假熱潮涌動。連日來,宿城區蔡集鎮牛角村歡樂田園度假區游人如織,大批市民和游客趁著春和景明,前來露營踏青,盡享美好春光。隨著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深入推進,牛角社區悄然蛻變,從“安居”的堅實基礎出發,逐步構建起“樂業”的美好家園。
步入牛角社區,嶄新的兩層小樓錯落有致,白墻黛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房前屋后繁花似錦,道路寬敞平坦,宛如一幅精致的田園風景畫。近年來,為大力推進農房改善工作,提高群眾生活品質,宿城區堅持以農民群眾需求為導向,圍繞“水韻牛鄉·耕讀人家”整體定位,突出“原址改善住房條件”“老村人居環境提升”兩大重點,新建住房185套,改建翻建農房188套,同步規劃建設衛生室、休閑公園、社區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等配套設施,讓村民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適。
在追求“住得好”的同時,宿城區還致力于讓農民群眾“過得好”。該區積極整合牛角社區田園生態資源與民居民俗,在美麗鄉村建設基礎上,全力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引導周邊群眾發展民宿、農家樂,逐步構建起“以農為本、以文為魂、以游帶動”的產業聯動發展體系,帶動當地村民搭乘旅游“快車”,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過去一年,宿城區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高標準制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行動計劃,編制片區規劃、建設及資金平衡方案,全力推進西片區黃河故道上游國家農業公園組團、中片區黃河故道中部都市農業組團建設,新簽約億元以上農業重大項目18個,同比增長20%,耿車鎮大眾村等9個村(社區)獲評全省首批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努力在各美其美中實現全域和美。
白墻灰瓦、小橋流水,干凈的水泥路四通八達,停車場、“家門口”健身娛樂設施等一應俱全……時下,筆者走進耿車鎮大眾村,滿眼清新、生態宜居,很難想象這里曾是遠近聞名的“垃圾之鄉”。作為江蘇省首批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大眾村以尊重村莊自然肌理為前提,在原有稟賦的基礎上,強化特色風貌塑造,最大化保留鄉村原有田園景觀和鄉愁記憶。
如今的大眾村,不僅擁有優美的生態環境,產業更是呈現出如火如荼的發展態勢。在大眾村夏和虎電商工作室內,一名主播正對著手機介紹一款實木床,屏幕上,網友留言咨詢不斷,后臺成交數據一路上漲?!拔覀兊闹辈ラg設在了村里,這樣不僅能夠帶動周邊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還能讓本地生產的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每天的交易額不低于20萬元?!彪娚坦ぷ魇邑撠熑讼暮突⒆院赖卣f。
在大眾村像夏和虎這樣的創業者還有很多。大眾村黨委書記張坤介紹:“目前,全村共有村民3898人,平均每4人中就有一個創業主體;超過八成群眾在'家門口’就業,連續7年村集體收入超百萬元……”這些數據,見證了大眾村的蓬勃發展,也彰顯了宿城區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顯著成效。
今年,宿城區將片區化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深入實施人居環境提升、生活品質提優等八項工程,持續推進農房統規自建、統建、代建,確保年內再建成省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14個。
鄉村振興,既要富腦袋,也要富口袋;既要塑形,又要鑄魂。今年,宿城區將深入實施文明鄉風建設工程,扎實推進移風易俗,計劃年內開展各類文明實踐主題活動不少于800場。
逐夢沃野繪畫卷,和美鄉村入畫來。隨著宿城區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深入推進,生態環境愈發優美,鄉村風貌愈發亮麗,鄉土韻味愈發濃郁,一幅幅“有產業、有顏值、有鄉愁、有活力、有秩序、有福祉”的生動圖景正緩緩鋪展開來,煥發著勃勃生機與獨特魅力,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不斷延伸。(王章敏 顧軒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