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至航天器,下至家用電器;大到兆瓦級電站,小到智能穿戴設備……在清潔能源的發展浪潮中,晶硅光伏憑借高效、穩定的光電轉換能力,已成為太陽能發電領域的耀眼明星。
乘勢而上,勇開新局。自2018年起,宿遷積極融入全省晶硅光伏優勢產業鏈建設,堅定向“光”而行,把握綠色能源發展新機遇,通過高起點規劃、大力度培育、全方位創新,推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將宿遷打造成為江蘇光伏垂直一體化產業重要基地。
數據顯示,2023年,宿遷以晶硅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實現產值1040億元,成為全市首個產值突破千億元的產業;2024年,宿遷參與的“鹽常宿淮光伏集群”成功入選《2024年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實現宿遷在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領域“零的突破”。
高位布局,激發創新活力
走進正信光電科技(宿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信光電”)生產車間,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繁忙景象。“我們的生產線可兼容TOPCon、BC、HJT三種技術路線,確保產品在各種應用場景下都能發揮最佳性能。”據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正信光電與其他龍頭企業聯合創新研發AI識別技術與智能生產管理系統,促使生產效率提升20%,同時有效降低15%的生產成本。
更令人振奮的是,憑借持續的創新投入,正信光電在去年全球光伏組件制造商排名中躍升至第15位,并成功入選“PVBL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強”榜單。在此基礎上,企業將投產1GW高效組件,并持續推進10GW二期項目建設。
這正是宿遷以創新驅動晶硅光伏產業鏈快速發展的生動寫照。截至目前,全市晶硅光伏產業鏈已擁有規上企業64戶,形成了以光伏電池、組件為主,硅片、光伏玻璃等為輔的較為完整的晶硅光伏產業鏈。
為持續激發產業創新活力,宿遷堅持高位謀劃,重點聚焦企業研發、設計、檢測、銷售等高附加值環節,強化政企對接,完善扶持政策,加強要素保障,優化配套服務,全方位支持企業創新發展。
這一“高位布局”還體現在產業鏈培育的戰略層面。2022年,市委、市政府在《宿遷市千億級產業攻堅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中明確提出要重點培育光伏產業,通過重大項目引進建設、骨干企業培育、產業協同發展、創新能力提升等十大行動,以“真金白銀”支持晶硅光伏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此外,宿遷還科學編制了晶硅光伏產業鏈招商圖譜,精準梳理各環節重點招引企業清單,圍繞強鏈補鏈延鏈需求開展靶向招商。目前已成功引進江蘇東磁新能源、江蘇歐亞照明、宿遷江松科技等一批產業鏈關鍵企業,形成了良好的產業協同創新生態。
高點突破,加快科技創新
在宿遷經開區主干道上海路兩側,集聚了天合光能(宿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合光能”)、正信光電、宿遷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等百億級晶硅光伏企業,這些企業持續發力,協同開發新產品、新技術。
“我們將與宿遷在新型儲能、綠色電力生產和消費等領域積極尋求新的合作空間,為宿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今年2月,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來宿遷參觀考察時,鄭重承諾。
天合光能是我市成功引進的首個百億級光伏企業,在鈣鈦礦晶體硅疊層技術領域保持領先位置。前不久,其自主研發的210mm鈣鈦礦晶體硅疊層太陽能電池最高電池效率達到31.1%,打破了世界紀錄。
正如高紀凡所言,企業創新發展取得的每一點成果都離不開當地營商環境的滋養。2024年,宿遷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強化科技創新、推廣應用、金融保障,全方位培育包括晶硅光伏產業鏈在內的優勢鏈群,推動產業高點突破、高端邁進。
就資金支持來說,宿遷創新落實產業專項支持政策,根據企業新產品新技術研發、重大科創平臺建設等方面的創新成果,給予10萬元—500萬元不等的獎勵,支持企業“培大育強”,向“專精特新”發展,不斷推動更多新成果、新技術在我市落地轉化,推動光伏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與此同時,宿遷不斷強化“政、產、學、研、用”的有效銜接,鼓勵高校院所、龍頭骨干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研發服務型企業有效整合優質資源,開展聯合技術攻關,建設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或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著力破解制約光伏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瓶頸,加快形成體系化、任務型協同創新模式。
高效服務,優化創新生態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整治“內卷式”競爭成為熱議話題,而光伏行業則是“內卷式”競爭重災區。而宿遷則不然,產業鏈企業依托協同創新緊密依存。
筆者了解到,宿遷堅持寓管理于服務之中,政企協同發力,積極營造安全、開放、公平的產業發展和創新生態,促進宿遷光伏產業轉型升級。
一方面,市直相關部門根據產業鏈各環節發展特點,統籌要素資源配置,科學規劃和管理本地光伏產業,合理引導晶硅光伏產業鏈上中下游建設節奏,全力規范市場秩序,避免行業出現惡性競爭和市場壟斷等現象,促進光伏行業各板塊個性化、差異化穩健發展。
另一方面,對正信光電、天合光能等“鏈主”企業在助力培育產業集群和構建產業健康生態環境等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龍頭企業,有關部門引導其強化供應鏈協同和安全管理,促進企業信息交流與共享,逐步形成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良性競爭格局。
集群發展、串珠成鏈是宿遷光伏產業發展的特色,也是成就千億級產業的重要因素。宿遷堅持“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產業發展方向,大力實施“鏈長制”,布局創新鏈、配置資金鏈、部署服務鏈,在光伏玻璃、鋁邊框、膠膜、銀漿等配套環節相繼引進宿遷華盛能源有限公司、江蘇旭日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宿遷泰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個企業的補鏈項目,形成了產業鏈上中下游銜接、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格局。
聚鏈逐“光”,璀璨進發。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打好招大引強、協同創新、高效服務“組合拳”,加快晶硅光伏產業鏈與創新鏈融合、裂變,在西楚大地上隆起一座閃耀的“光伏之都”。( 張欣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