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芳菲未盡,宿遷大地已然奏響重大項目建設的“奮進曲”。從產業園區到城市新區,從新興產業到民生工程,塔吊林立、機械轟鳴的場景隨處可見。
一季度以來,全市上下以“項目為王”為引領,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把重大產業項目作為穩投資、調結構、促發展的重要抓手,推動重大項目“加速跑”,為高質量發展積蓄新動能。
隨著一聲聲“開工令”,宿遷掀起了重大項目建設熱潮。
在泗陽縣的江蘇康納精密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建設現場,5棟智能化工廠已拔地而起。廠房外,辦公大樓內墻粉刷與外墻裝飾同步推進,施工人員穿梭于腳手架間緊張作業;廠房內,全自動生產線的安裝調試已進入關鍵階段,技術人員正校準設備參數。
“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一期在泗陽投資建設2棟建筑面積約6萬平方米的智能工廠,預計將于今年6月投產,計劃年產值7億元,并持續釋放產能潛力。”江蘇康納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葛志偉表示,作為聚焦高端醫療康復設備、激光光學儀器、精密汽車零部件及智能裝備研發制造的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引進了德國大型進口工業自動化生產線和批量工業機器人,致力于建成數字化智能工業4.0智能車間。
以民生工程“滿分答卷”兌現對人民群眾的“滿格承諾”。在市湖濱新區,宿遷學院新校區建設現場熱潮涌動。項目創新運用BIM技術,通過3D建模實現施工進度“可視化”管控,能夠實時掌握項目進展情況,既節省成本又搶出工期。宿遷學院新校區建設單位現場代表楊威介紹,宿遷學院新校區共分為4個標段,東北、東南標段主體工程已完工,西南、西北標段正進行二次結構施工。室內裝修以及室外配套工程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中,確保各環節無縫銜接。
每個重大項目的落地,都在拉長產業鏈條、鍛造核心競爭力、補齊關鍵環節短板。
在沭陽縣賢官鎮的江蘇三只小樹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現代化廠房內,德國迪芬巴赫連續平壓生產線正進行最后調試。這條全球領先的生產線可將木材利用率提升至100%,較傳統工藝提高30%,預計年產40萬立方米LSB可飾面定向刨花板。目前,該公司項目主體已完成施工。
“我們企業積極響應市、縣木材產業轉型升級的號召,圍繞建設全國一流的木材行業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綠色工廠目標推進項目建設,預計產品在質量、性能、強度、環保等方面均有顯著提升。”江蘇三只小樹新材料有限公司行政負責人王耀毅表示,項目將在今年年底建成并投入生產,為全市家居產業集群綠色轉型提供支撐。
重大項目的“加速度”,離不開營商環境的“強支撐”。
機械設備的運轉聲此起彼伏,工人有條不紊開展材料搬運、設備安裝等工作......在位于宿遷經開區的宿遷維凱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建設現場,技術人員正在組裝調試運用于新能源、汽車電子、半導體等領域的智能生產線,以供應寧德時代、舜宇光電、三一重工等行業龍頭企業。
“得益于宿遷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和市場化、法治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我們的項目建設進度較原計劃大幅提前,有效降低了建設成本。”宿遷維凱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健表示,宿遷經開區繪制了“一企一策”落實導圖,有效推動惠企政策精準“滴灌”,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筑牢了堅實基礎。
在招商引資方面,宿遷持續強化產業內生動力、城市開放動能“雙重動力”培育,推進深耕長三角、拓展珠三角、突破京津冀“三大區域”布局。
今年4月,2025宿遷(深圳)文化產業推介會現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8個,為宿遷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積蓄強勁動能。市商務局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推進重大項目引前研判和前置把關,構建產業集聚生態,精準提出招商建議,推動“全員招商”向“全業招商”轉變,指導各地招引一批“如魚得水”、質態更優的項目。
春雷激越,萬物競發。宿遷正以精細化服務、全鏈條保障、前瞻性布局,滋養著企業拔節生長、產業聚鏈成勢。今日之宿遷,正以服務之“優”促發展之“進”、以保障之“實”筑產業之“強”,讓“春色滿園”的生機蓬勃轉化為“碩果盈枝”的高質量答卷。(記者 史雅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