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討論“中國制造”時,常常將目光投向高鐵、核電等大國重器,卻鮮少有人了解到,一座智慧公交候車亭的誕生,同樣需要攻克材料、工藝、智能化的重重關卡。對于江蘇艾尼爾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尼爾”)董事長王馬章來說,生產為人們遮風擋雨的智慧公交候車亭,也在書寫著“中國制造”的另一種答案。
艾尼爾成立于2010年,致力于智慧公交候車亭、電子站牌等智慧城市公共設施的研發、制造、銷售,獲得“中國候車亭行業十大知名品牌”等榮譽。
在數字化與智能化浪潮的推動下,城市公共交通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升級機遇。“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公交候車亭以高效、便捷、環保的特性,逐漸成為提升市民出行體驗的關鍵載體。”王馬章說,正是看到了智慧公交候車亭廣闊的市場前景,才讓他選擇在這個行業不斷深耕。
15年前,國內城市化進程加速,但公共設施建設仍停留在“有即可”的粗放式階段。彼時,艾尼爾以鄉鎮廠房為起點,瞄準候車亭這一公共設施細分領域,開啟了“讓等待更有尊嚴”的探索之路。
依靠著王馬章對行業的準確把握,艾尼爾在成立初期就以提升城市品位為目標,不斷提升產品的美觀度和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我們公司與海康威視、中國美術學院等企業、高校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為產品外觀的更新迭代提供技術支持。”王馬章表示,公司還擁有省級軟硬件研發中心、大型涂裝中心、電器檢測實驗室,能夠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在技術上走在行業前列。
作為土生土長的宿遷人,王馬章對宿遷這片土地感情深厚。“在企業創立之初,我曾多次前往一線城市考察學習。在此期間,我發現了產品能夠提升的技術空間和可以增添的人文關懷。”王馬章說,他想憑借技術優勢與創新理念,持續推動智慧公交候車亭迭代升級,助力城市交通向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方向發展。
與傳統公交候車亭不同的是,艾尼爾的智慧公交候車亭系列產品配備了企業自主研發的智能控制系統,具有大數據分析、AI萬物識別、智能公交報站、智慧零售等功能。具體來說,能夠全方位滿足群眾快速查詢目的地、公交到站預測、互聯網交互、電子站牌端購物等需求,在美化城市形象的同時,助力城市精細化管理。
2024年,艾尼爾與上海正先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啟動了江蘇萊柯睿博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項目建設工作。預計該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可年產智慧城市公共設施6000套,成為國內智慧城市公共設施領域最大的集研發、生產、銷售等功能于一體的“智造”中心。
“新項目從審批到落地建設,各相關部門主動作為、高效服務。”王馬章表示,良好的營商環境能促進企業快速發展壯大。特別是去年,艾尼爾被認定為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后,相關部門主動組織銀行與企業對接,積極幫助企業申請低息貸款,為企業后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在宿遷良好的營商環境滋養下,艾尼爾一步步發展壯大,增強了王馬章繼續深耕該行業的信心。
“智慧公交候車亭不僅是交通工具的配套,還是連接人與城市的重要紐帶。”王馬章說,“我想讓艾尼爾的產品成為城市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近年來,宿遷持續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數字化、智能化的城市公共設施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作為宿遷市城市街具產業協會的會長單位,艾尼爾會在智能化的道路上持續探索。”王馬章表示,立足于長遠的品牌戰略,艾尼爾將全力提升宿遷城市公共設施制造的智能化水平,努力把企業打造成中國智慧城市公共設施的“硬核”品牌。(記者 史雅琪 莊立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