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網訊(記者 潘磊 劉海 姜東汶) 5月26日,在京東宿遷亞洲一號物流園內,高速運轉的交叉分揀帶準確地將每個包裹分門別類,智能分揀機器人“飛狼”馱著貨架來回揀選貨物。
“它們之所以可以精準高效地運轉,是因為我們先對貨物屬性、存儲區域等內容進行數據標注,再生成編碼供機器學習訓練。”京東科技企業服務部BPO運營總監楊旭介紹,簡單來說,就是先教會AI識別信息,再依靠AI調度,實現倉儲揀選、分揀、出庫自動化,工作效率提升超過4倍。
在近日舉行的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我市報送的《數據標注賦能電商產業效能提升》入選了全國首批數據標注優秀案例,是蘇北地區唯一入選案例,也是唯一關于電商的案例。楊旭所介紹的正是此案例部分內容的生動實踐。
作為“電商名城”,宿遷集聚了2.98萬家電商企業、超13.2萬家活躍網店。產業龐大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有些商家反饋,商品宣傳圖拍攝價格昂貴,快遞分揀自動化不足,平臺商家存在惡意競爭等。
而以數據標注為基底的AI技術正成為破解這些難題的關鍵。就像京東通過對海量零售圖片進行數據標注,訓練出了文生圖基底模型,商家可以快速生成商品圖、運營文案、短視頻,由此帶來的降本增效,也能夠反映在商品售價上,最終惠及消費者。
在平臺安全合規治理方面,通過標注涉黃涉賭、假冒侵權、虛假宣傳等違規數據,京東風險商品識別時效縮短80%,總體實現成本、穩定性、安全合規、資產質量等方面的高效治理。
數據標注賦能電商發展還體現在智能導購、數字人直播等方面,依靠這些,京東實現了電商全鏈路降本增效,累計節省內容審核成本超千萬元,帶動商品交易總額增長近百億元。
在楊旭看來,電商運營已經進入AI時代。在同等投入下,商家在其他方面已經很難拉開差距,但AI技術的深度應用仍能創造“彎道超車”的機會。這無疑為商家未來的經營方法論提供了重要指導。
AI技術的深度應用關鍵在于過硬的技術。以京東AI預標注模型ViTAE為例,ViTAE不依賴任何外源數據,在ImageNet Real數據集達到91.2%的分類精準度,排名世界第一。此外,京東還有獲得“2024年度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唯一特等獎的“多模態交互式數字人關鍵技術及產業應用”等。
“得益于京東的強大技術支撐,宿遷將搶抓契機,以京東為核心,聚焦電商、醫療、農業等方面現實需求,全力打造數據標注基地,努力成為AI時代的'幕后英雄’。”市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溫士才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