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的宿豫區處處皆風景:一條條鄉間公路筆直寬闊,一戶戶農家小院干凈整潔,一個個特色產業“蓄勢待發”……
近年來,宿豫區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全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全域整治提升工作,奮力打造“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新樣板。截至目前,該區成功創建省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范鎮2個、示范村8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13個,省級美麗宜居村莊44個。
日前,筆者走進宿豫區大興鎮六塘河村,看到白墻黛瓦的“小洋樓”錯落有致,房前屋后的花卉樹木生機勃勃,處處是濃厚的生活氣息。
“我家的房子有兩層,城里人家中有的東西我家都有,城里人家中沒有的東西我家也有。”六塘河村村民陳繼武自豪地說。
據了解,六塘河村于2020年啟動農房改善工程,項目總投資1.08億元,占地面積170.49畝,新建住宅336套,配套建設村黨群服務中心、村衛生室等公共服務設施,推動群眾從“住有所居”邁入“住有宜居”。
隨著居住條件和生活條件改善,六塘河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愈發豐富起來。六塘河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常態化開展形式多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讓村民們盡情享受鄉村變化帶來的快樂生活。
“年初以來,我們組織開展全民閱讀、移風易俗等主題活動12場。”六塘河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陳茂中表示,將持續聚焦群眾需求,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把惠民實事落到實處,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關鍵在于扭住產業發展這個“牛鼻子”。近期,宿豫區曹集鄉曹家集社區的金銀花種植基地迎來了豐收季,群眾穿梭其間,嫻熟地采摘花朵。
“我每年在這個季節都來這里采花,不僅能掙錢,還不耽誤接送孫子上下學。”今年58歲的曹家集社區居民劉玉蘭說,在這里,像她這樣“就近摘花就業”的有200余人,平均每人每天收入100余元。
金銀花產業是曹集鄉發展的特色產業之一。目前,曹集鄉種植金銀花2000余畝,畝均收益超過5000元。該鄉已建成集種植、加工、包裝和銷售于一體的金銀花特色產業基地,帶動周邊500余人就業。
近年來,宿豫區重點打造“優質秈米、白羽肉禽”“休閑農旅、美麗田園”“都市果蔬、康養食材”三大富民產業集群,以此帶動群眾就業增收。與此同時,各鄉鎮建設的標準化廠房吸引了更多企業入駐,幫助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
鄉村舊貌換新顏,產業串珠成鏈,新風撲面而來……如今,宿豫區上下正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筆,描繪著鄉村振興的“萬千氣象”,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畫卷正徐徐鋪開。(劉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