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市已進入汛期,宿遷堅持“防”字為先,進一步細化防汛物資儲備布局,構建“雙圈”保障體系,筑牢防汛安全防線,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6月6日上午,記者走進泗洪縣水利物資儲備中心看到,工作人員正有條不紊地對防汛物資進行清點、檢查和整理,倉庫內擺滿了各類防汛物資。泗洪縣水利物資儲備中心主任王庭江告訴記者,目前中心已儲備防汛木樁88.3立方米,土工布4萬平方米,化纖袋、土工布袋、吸水膨脹袋“三袋”22萬只,防汛塊石8000噸等。此外,中心還擁有排水設備139臺(套)。中心的防汛物資和防汛設備均經過嚴格篩選和檢測,確保在關鍵時刻能夠“拉得出、用得上”。
在沭陽縣、泗陽縣、宿豫區等地的防汛物資儲備中心倉庫內,防汛木樁、編織袋等防汛物資同樣碼放整齊、種類齊全。宿遷各地根據需求提前采購了防汛移動水泵、移動電源車、雪橇式潛水泵等防汛設備。宿遷各地以防汛物資儲備點為中心,繪制了30分鐘應急響應“小圈”,確保在短時間內能夠迅速調配物資應對突發險情。
與此同時,宿遷還沿新沂河、中運河、淮沭河等主要行洪河道,布局90分鐘應急響應“大圈”,擴大應急保障的輻射范圍。宿遷在新沂河侍嶺段、七雄段等6處歷史險工段及歷史出險點,設置前置點倉庫,提前儲備必要的防汛物資,切實提升應急響應能力,確保在關鍵時刻能夠迅速投入搶險工作。
6月5日,記者在新沂河侍嶺段河堤旁的前置點倉庫內看到,各類防汛物資擺放整齊。據了解,在汛期來臨前,宿豫區提前對倉庫內的防汛物資進行了全面清查和補充。目前,已儲備了防汛木樁64立方米、編織袋6萬只、土工布4000平方米、防汛塊石1000噸、鋼絲籠100只等。
新沂河侍嶺段全長3.45公里。該河段流速大、岸坡陡立、堤身單薄,被水利部列為歷史險工段。為做好上游行洪準備,宿豫區對新沂河堤進行全面排查,清理了河道、溝渠中的雜物和淤泥,提高了排水能力。同時,加強了防洪設施的建設和維護,確保其安全穩固。宿豫區新沂河堤防管理所負責人王雷告訴記者,行洪期間,宿豫區將組織1930人進行24小時值班值守,確保一旦發生險情能夠及時處置。其中,水利專業搶險隊伍50人,鄉鎮(街道)搶險隊伍1800人,消防救援隊伍80人。
宿遷各地還根據年度維保計劃對泵車、運輸車、沖鋒舟發動機、自吸泵等防汛設備進行全面維保,制作日常運行記錄卡、月度檢查卡、維保記錄表,細化落實維保工作,確保每臺防汛設備均處于完好狀態。(記者 丁國燦)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