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請輸入關鍵字
      確定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 > 歷史規劃
      名稱 關于印發助力全市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實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號 55462291X/2021-03154 分類 歷史規劃 ??勞動就業 ?? 通知
      發布機構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發文日期 2021-04-26
      文號 宿人社發〔2021〕20號 關鍵詞
      文件下載 宿人社發〔2021〕20號 關于印發助力全市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實施方案的通知.docx
      時效

      關于印發助力全市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政法和社會管理辦公室、市湖濱新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蘇宿工業園區勞動保障和社會事業局、市洋河新區社會事業局,市局各處(室)、直屬各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五屆十一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宿遷市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的通知》(宿發〔20219號)精神,助推全市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經研究,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六穩”“六保任務,圍繞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先行區,以構建“6+3+x”制造業產業體系、培育壯大20條重點產業鏈,按照千億領航、百億壯大、十億升級、小微成長思路,瞄準工業銷售收入超過5000億元目標,精心謀劃、精細落實、精準服務,為全市建成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提供有力支撐,助推全市打造全省營商環境建設最優城市。

      二、目標任務

      2023年,全市為產業鏈各類企業推薦用工不少于20萬人次。引進各類人才6萬人,組織就業見習9000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0萬人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6萬人次;校企合作訂單培養技能人才1.8萬人。建設混合所有制二級產業學院,在校生規模保持在3000人左右。培育勞動關系和諧企業90家。

      三、主要內容

      重點圍繞工業銷售收入3條超500億產業鏈(化學纖維、晶硅光伏、高端家居)、13條超100億產業鏈(紡織服裝、智能家電、釀造酒、食品加工等)、4條超50億產業鏈(半固態成形制造、激光裝備、功能玻璃材料等)企業,常態開展調研,提供專屬服務。

      (一)建立多元用工保障機制。

      1. 企業用工動態監測機制。建立基于市場招聘、企業用工、失業動態監測于一體的企業用工監測平臺。定期開展產業鏈重點產業調研,考慮企業轉型升級、機器換人等因素,及時掌握各產業鏈企業用工計劃、招聘崗位等情況,精準開展幫辦。

      2. 線上線下聯動招工機制。打造兩融合、三聯動招工模式,建設集直播平臺、遠程招聘系統、自助求職終端等數字化途徑為一體的24小時云招聘平臺。打造周六市場招聘品牌,依托市人力資源市場,每周六組織20條重點產業鏈企業主題招聘,每年組織各類招聘活動不少于300場次。打造共享用工平臺,提供用工余缺調劑服務,解決企業階段性用工難題。

      3. 鼓勵返鄉人員就業機制。落實鼓勵返鄉創業就業十條新政,打造樂業宿遷促進返鄉創業就業品牌,每年引導宿遷籍在外人員返鄉就業不少于5萬人。加強在校生頂崗實習、工學交替,每年支持企業1500人,保障企業季節性用工需求。

      4. 市場化招工服務機制。制定人力資源產業園建設管理辦法,謀劃建設12家市級人力資源產業園,吸引本地及外地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入駐。加快發展專業化人力資源服務骨干企業,力爭十四五末培育1-2家品牌人力資源服務企業。

      (二)創設人才集聚創新平臺。

      1. 搭建產業引才平臺。開展智薈宿遷人才招引進校園系列活動,建立以淮海經濟區高校為主體和以東北、西北、西南地區部分高校為補充的引才網絡,定期舉辦機電裝備、紡織服裝、激光裝備、食品加工、有機新材料等產業引才專場活動,每年引進各類人才2萬名。

      2. 搭建中西部技能引才平臺。加強中西部職技院校對接聯系,推進省外院校與本地重點產業企業合作,到2023年,引進省外職技院校畢業生1000人以上。落實省外引進高級工、技師等技能人才享受大專、本科同等待遇政策。

      3. 搭建就業見習供需平臺。擴大見習基地規模,多渠道搭建就業見習供需平臺,吸引更多高校畢業生參加產業鏈企業就業見習。年內開發見習崗位5000個,組織見習3000名,新增見習基地20家。到2023年,見習基地達300家。

      (三)加快技能技術人才培育。

      1. 創新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評價人才。支持大數據+、釀造(酒)、智能家電等產業規模企業對員工進行技能等級認定;鼓勵紡織服裝等產業部分技術能力相對薄弱的中小企業,通過委托大企業或職技院校等第三方評價機構開展技能等級認定,服務玻璃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企業加強評價基礎能力建設。每年開展認定評價主導產業企業150家,評價人才2萬人。

      2. 實行技能競賽練兵活動選才。實行以賽促訓、以賽促評,鼓勵釀造(酒)、功能玻璃材料等產業企業大力開展技能競賽、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等活動,并將競賽結果與技能等級認定相銜接。各縣(區)要為紡織服裝、綠色建材等產業企業搭建技能競賽平臺,每季度至少組織1次技能競賽,對在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人員,按規定晉升相應職業技能等級。

      3. 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行動育才。全面推進職業技能培訓三年行動計劃,鼓勵企業適應生產經營、技術進步需要,開展崗前培訓、在崗培訓、轉崗轉業培訓、技能提升培訓等活動,并按規定給予補貼。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到2023年,培養1000人以上(其中智能制造1500人)。

      4. 創新專業技術領域用才。健全急需緊缺人才職稱評價體系,每年幫助釀造(酒)、有機新材料、集成電路等產業500名品德、能力、業績突出的人才參加中級職稱考核認定。加強高端引才載體建設,到2023年,爭取化學纖維、晶硅光伏、綠色建材等產業2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建成省級以上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引進博士后人才進行技術攻關、項目開發。

      5. 貫通技能人才發展通道留才。建立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與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貫通機制,破除身份、學歷、資歷等障礙,搭建企業人才成長立交橋。推動企業對技工院校中級工班、高級工班、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生分別按照中專、大專、本科學歷落實相關待遇。

      (四)深化校企聯姻合作培養。

      1. 校企共建新型產業學院。在全省率先探索實施校企共建產業學院,聚焦全市百億級以上產業發展,以淮海技師學院為主體,年內建成光伏產業學院、汽車產業學院、電商學院、信息傳媒學院4個二級產業學院,實現人才培養與本地產業無縫對接,年內計劃二級學院招生1000人,推進學生100%本地就業。

      2. 實施訂單定向合作培訓。落實《關于加強職業教育服務產業發展的十條措施》,支持職技院校緊密對接20條產業鏈企業需求,每年開設企業訂單班”“冠名班”200個以上,培養輸送技能人才6000人以上。經教育或人社部門考核認定的訂單班,同級財政給予每班每年1萬元補助。

      3. 調整專業對接產業布局。適時調整專業設置,年內新增光伏應用技術、汽車制造與裝配、云計算技術應用等專業,專業匹配度達到79.8%。圍繞智能制造產業體系及20條產業鏈,實現機電、數控、工業機器人、無人機、光伏、電子商務等專業招生占比超過80%

      (五)實施和諧勞動關系構建。

      1. 開展和諧同行能力提升行動。聚焦晶硅光伏、膜材料、綠色建材20條產業鏈重點產業企業,開展勞動關系和諧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指導蘇宿工業園區開展省級和諧勞動關系綜合配套改革試點。開展百戶企業培育共同行動,每年培育市級勞動關系和諧企業30家,省級勞動關系和諧企業6家。

      2. 開展指導規范用工專項行動。開展勞動保障書面審查、雙隨機抽查檢查、送法進企業等活動,幫助企業規避用工風險隱患。啟動勞動保障守法誠信等級評價工作,開展工程建設企業示范化評選活動,到2023年,建立規模以上企業的勞動保障守法誠信檔案覆蓋率達到100%

      3. 開展陽光調解金牌維權行動。聯合市總工會、市工商聯推動企業健全調解組織,到2023年,打造18家市級金牌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促進爭議糾紛解決在基層。健全勞動人事爭議多元化解機制,實行互聯網+仲裁庭審,提升網上調解平臺運行質效。

      (六)打造政策最優營商環境。

      1. 落實降費減負政策。繼續實施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降費率政策,將實施時間延長到20224月。完善穩崗補貼網上申報系統,精簡證明材料,壓縮審批時間,對符合條件企業實行簡易程序,無需申報,直接返還。

      2. 落實專員對接服務。推行人才服務專員制度,打造人才服務一站式窗口,落實人才購房券等政策,為產業鏈企業各類人才提供政策咨詢、政策申兌、金融扶持、戶籍遷移、住房、子女入學等全程服務,營造靠服務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圍。

      3. 實施綜合柜員服務。建立最優、高效、便捷的服務窗口,打造前臺綜合受理、中臺分類審批、后臺實時監管、任務智能推送、統一窗口出件服務模式,簡化辦事流程,壓縮辦事周期,為廣大企業提供貼心服務。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思想認識。各縣(區)、各單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和大局意識,充分履行一把手責任,把助力全市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作為落實六保六穩的重要舉措,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成立工作專班,明確專人服務,形成合力扎實推進各項工作開展。

      (二)注重特色打造。各縣(區)、各單位要壓緊壓實責任,精塑改革創新意識,潛心研究政策,精心思考謀劃,在企業用工保障、人才引進、技能人才培養、勞動維權等方面創新思路,創優舉措,創設載體,全力打造人社系統特色幫辦服務品牌。

      (三)深化督促檢查。全市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三年行動計劃,納入2021年全市高質量發展考核體系。市局辦公室要牽頭抓好工作統籌調度,抓好工作推進和跟蹤督查,確保活動取得顯著實效。

      附件:助力全市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重點任務清單

      宿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1426

      (此件公開發布)

      附件

      助力全市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重點任務清單

      指標名稱

      企業推薦用工人數(人)

      引進各類人才數(人)

      就業見習人數

      (人)

      職業技能培訓人數

      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人數(人)

      培育和諧勞動關系企業數(個)

      全市

      200000

      60000

      9000

      100000

      60000

      90

      沭陽縣

      29000

      10980

      1500

      17800

      10746

      12

      泗陽縣

      23000

      9480

      1500

      14800

      8955

      12

      泗洪縣

      18000

      9480

      1500

      16400

      9581

      12

      宿豫區

      15000

      9480

      2100

      10500

      6269

      12

      宿城區

      13500

      9480

      1500

      12000

      7164

      12

      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

      40000

      3600

      300

      10500

      6269

      12

      市湖濱新區

      3500

      3000

      200

      6000

      3585

      6

      市洋河新區

      3000

      1500

      200

      7500

      4478

      6

      蘇宿工業園區

      55000

      3000

      200

      4500

      2687

      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扒开内裤直接进| 看视频免费网站| 国产萌白酱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有码高清视频| 欧美激情一级欧美精品|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网站| 久久综合88熟人妻| 粗壮挺进人妻水蜜桃成熟漫画|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网站 | 91av手机在线观看| 成人短视频完整版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狠狠| 欧美特黄特色aaa大片免费看| 再灬再灬再灬深一点舒服|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三级韩级2|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添|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囗交|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羞羞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午夜精华液| 99久久超碰中文字幕伊人| 手机看片在线精品观看|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免费一级毛片一级毛片aa| 色88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国产日韩中文字幕| 91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不卡| 好大好湿好硬顶到了好爽视频| 久久一区二区明星换脸| 月夜直播在线看片www|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国产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激情视频| 在线观看永久免费|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狠狠老|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欧美不卡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