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黨員牽頭完成了12項設備智能化改造項目,累計節約生產成本超過800萬元。”6月28日,在江蘇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斯迪克”)的研發車間,斯迪克黨支部書記仝瑞自豪地向記者介紹。如今,該公司黨組織延伸至車間班組,車間已成為黨員發揮作用、助力企業增效的重要陣地。
2011年,斯迪克黨支部正式成立,圍繞實現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雙向輻射、雙向融合”的目標,積極引導黨員融入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開展“黨員亮身份、崗位爭先鋒”行動,設立“黨員突擊隊”“黨員先鋒崗”,激勵黨員在技術攻堅、生產管理、市場開拓中爭當標桿、勇作表率。
“作為一名黨員職工,在日常工作中確實會感受到壓力,但這種壓力會轉化為動力,激勵自己以實際行動踐行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該公司研發工程師、共產黨員席緣說。
產業鏈是暢通經濟循環的“大動脈”。按照“產業鏈延伸到哪里,黨的工作就跟進到哪里”的工作思路,今年以來,我市把黨組織建在園區、建在企業、建在產業發展最需要的地方,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產業的發展優勢、競爭優勢。
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在泗陽縣,當地重點企業泗陽捷鋒帽業有限公司積極探索黨建與企業發展深度融合的路徑,注重挖掘生產車間一線勞動模范,推動黨員職工向勞模學習、爭做勞模,不斷提升生產效率,逐漸形成了“黨建帶工建、勞模連成片”的良好局面,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黨徽戴在胸前,就時刻提醒自己,關鍵時刻得站出來,日常工作更要頂得住。”泗陽捷鋒帽業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萬燕燕說。
如今,在黨支部帶領下,該公司生產效率提升了30%,產品不良率下降至1.5%,實現了黨的建設和生產經營“同頻共振、齊頭并進”的良好局面。
黨建強,產業興。從2022年開始,我市探索實施以“一鏈一聯盟、一園一黨委、一企一支部”為核心的產業鏈黨建工作,持續有效助推強鏈補鏈延鏈。錨定非公企業“100人以上企業有單獨黨組織、50人以上企業有黨員”的“雙有”目標,推動企業在黨員發展、組織設置等方面加大投入。2024年,全市非公企業“雙有”比例較2022年分別提高22個百分點和27個百分點。
圍繞“企業要什么、我們有什么、工作做什么”,我市還在全省率先建立企業需求、部門資源、惠企項目“三張清單”。去年,我市產業鏈黨建聯盟先后收集訴求879個,梳理資源502項,實施項目195個,有效帶動全市產業鏈形成“握指成拳”的強勁合力。(記者 吳兆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